吉林生活网-432132资讯信息网

通化县大俏模牌轻靓减肥胶囊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业强村美民富乡村|龙泉|乡村|农产品

  今年以来,通化县快大茂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产业振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理念,以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一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扩大太安村和“虎湾线”沿线9个村贝母等道地药材种植规模,打响新开村、江沿村瓜果种植产业品牌,拓展赶马河村反季节山野菜和棚膜草莓种植区域,围绕“衣食住行”,利用区位优势构建微型商贸区。二是加快形成产业规模。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围绕绿色有机蔬菜、优质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探索整合特色产品资源,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依托区位优势和电子商务,加大农产品及加工品外销力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进程。计划总投资500万元打造一批景观景点。其中,投资200万元建设虎马岭休闲驿站二期观光休闲体验区;投资100余万元建设虎湾线公路虎马岭村至龙泉村段高标准道路景观;投资100万元建设繁荣村百亩果树采摘体验区;投资80万元建设龙泉村御龙泉古酒坊古酒文化品鉴区。

  二、提高增收致富渠道,推进经济振兴

  坚持富民为本,富民为先,千方百计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一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合作,使村集体资产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全年动态识别,通过数据综合比对、“五步法”等手段,进一步完善贫困信息管理,2018年计划脱贫28户,48人。

  三、培育文明乡风,推进文化振兴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一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力打响“空军英雄文化、长白山高跷大秧歌文化、高句丽文化、撕纸文化”四大品牌。加强与通化师范学院的合作,举办第二届秧歌节,深入挖掘唱秧歌等表现形式,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高跷秧歌表演体系。扩大高志航、李永泰、张杰等名人名家效应,挖掘“志航精神”、“永泰精神”等价值内涵,弘扬新时代“快大茂精神”。二是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继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儿媳、孝儿女”等模范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开展“邻里守望”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向善向好乡风民风。积极申报繁荣村、新安村省级文明村,打造繁荣村“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振兴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断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一是加强生态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机制,建立各河流基础数据,执行镇村两级河长巡视制度。对秸秆禁烧区进行死看死守,严禁任何野外焚烧秸秆行为。鼓励蝲蛄河、高丽墓子河沿岸村民种植大榛子、红松干果林,创建“省级最美生态小镇”。二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全镇16个村整村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创建美丽庭院130个,干净人家206户。启动12个沿线亮点村、7个迎检精品村建设,创建 “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村庄”“省级重点村”“省级最美村屯”“省级美丽乡村”“市级美丽乡村”。三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今年计划完成危房改造251户、改厕251户,全镇“四类群体”及其他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毕。新建、维修边沟1580延长米,新建围墙250延长米,安装路灯81盏。采取PPP模式,铺设柏油路、水泥路12.42公里。

  五、强化政治和服务功能,推进组织振兴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强化政治功能,铸好乡村振兴的魂。结合推进星级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解决部分村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维护权益依法来办,人际关系处理依靠道德规范。三是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力度,坚决整治利用宗教干涉农村公共事务的行为。严厉打击欺压百姓的“村霸”黑恶势力、“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侵害农民利益和集体财产的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