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活网-432132资讯信息网

“外地消费回家投网称蛤蟆三代诉”可成全国通则_金羊网新闻

(原标题:“外地消费回家投诉”可成全国通则_金羊网新闻)

为加强地区消费维权合作,提升跨区域消费维权力度,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协商决定在消费维权方面开展协作。今后,上述地区消费者可实现“外地消费、回家投诉”。

不少消费者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即异地消费维权难。有的消费者在旅游消费中遭遇过,有的在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消费中遭遇过,之所以异地消费维权难,既是因为消费者在外地人生地不熟,也是因为处理消费投诉遵循的是属地管辖原则,而一些地方部门或消协不太重视外地消费者投诉。

其实,早在多年前,一些地方消费者组织就在积极解决异地消费维权难这一顽疾。例如,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21个城市的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建立了消费维权直通车;2011年山东成立了半岛蓝色经济区消费维权联盟,这些积极举措都是为了解决异地消费维权问题。

而上述“三省一区”的做法与其他省市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地方消协协作实现“回家投诉”。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回家投诉”是碎片化的,只在部分区域管用。譬如,北京、广州消费者“回家投诉”,只能在21个城市内通过当地消协解决异地消费纠纷,在其他省市遭遇异地维权,则很难成功。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各地消协通用的“外地消费、回家投诉”协作解决机制。

因此,让全国各地消协在消费维权方面开展协作,既要建立协作机制,又要建立统一平台,让每一个消费者在遇到异地消费纠纷时,都能在自家门口解决投诉问题。换言之,各地消协都应该从“孤军奋战”走向“协同作战”,自己辛苦一点,多为消费者创造维权便利。

而且,不仅各地消协需要紧密协作,各地监管部门也需要携手解决异地消费纠纷。2015年,河南一消费者向销售商所在地的外地工商部门投诉后没有回音,于是向国家工商部门投诉,后者把投诉信转交地方工商部门办理后,异地维权才成功。这个案例说明“回家投诉”也需各地部门协作。

根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规定,网购异地维权难的问题已经在制度层面得到破解。但网购之外的异地维权难,也需要有关方面及时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让“外地消费、回家投诉”成为全国通则,从各地消协到各地相关部门都要遵循这类规则。

编辑:龙

(原标题:“外地消费回家投诉”可成全国通则_金羊网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