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活网-432132资讯信息网

傲气仙宗扶贫攻坚手牵手 结对帮扶心连心_延边频道_龙井市_吉林

  “驻村干部来到村里以后,村里发生了大变化,我家门口铺上了水泥路,房前屋后干净了、漂亮了,大家的心情更好了。”今年65岁的崔海顺是龙井市德新乡石门村的脱贫户,说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发生的变化,他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石门村是龙井市36个贫困村之一,户籍人口148户333人,实际人口46户70人,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朝鲜族村屯。2016年,州、市两级宣传部门成为该村的对口帮扶包保单位。包保之初,对这个一无产业、二无企业、三无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村能否真正脱贫,驻村“第一大大”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心里都没底。为了找准发力方向,驻村“第一大大”、驻村工作队成员和村“两委”成员深入研究产业扶贫办法,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脱贫不在于让农户养几只鸡、养几头牛解决眼前的生活难题,而是要找到合适的、长远的以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办法,让村民生活得更有质量。于是,州、市两级宣传部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大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启动机耕路建设、小流域治理以及党群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门球场、民俗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个。

  石门村的贫困户大多年老,缺乏劳动能力和技术。为了实现“一个也不能少”的扶贫目标,州、市宣传部门积极协调国家财政扶贫资金500多万元,争取到恒兴牧业养猪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石门养牛牧场围栏项目、石门村养羊牧场项目等,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贫困户为基础,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收入问题。同时,该村还依托新农村建设,大力整治环境、民风,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民群众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基础上,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2017年,石门村村集体收入达到26万多元,人均收入增加500多元。现在,村民们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可高了。”石门村党支部副大大李亨振告诉记者,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让村“两委”的发展思路更清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村民们的“腰包”更鼓了。如今的石门村已成为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延边晨报记者 许艳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