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活网-432132资讯信息网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9月30日惊艳亮树木游泳的力量相_吉林

  本报记者 赵 雪

  穿行于高低起伏的森林栈道,领略喧嚣都市中的自然之美;行走在一个个博物馆,细读水文化的前世今生……作为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历经近两年的建设,9月30日,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将正式免费向市民开放,在这个写满故事和历史的地方,人们可以与“水”为伴,与“绿”为邻,与“史”为友,与“文”结缘,领略魅力独特的水文化园林景观。

  拥抱绿色——

  这里拥有难得的生态绿地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西临亚泰大街,南邻净水路,东至东岭南街,前身是始建于1932年的长春市第一净水厂,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南岭水厂”,在其2015年迁址后,这里就留下了全国省会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稀缺资源——35万平方米生态绿地,也留下了一处不可复制的净水工业文化遗址。

  28日,记者走进水文化生态园,浓浓的“绿意”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有杨树、柳树、松树等,还有不少树龄达上百年的老树。古木参天、植被丰富与自然形成的岭地地貌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生态小气候区”。

  “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是设计者和建设者一直坚守的原则。“我们在施工中没有破坏一棵树,还设置保护区、投食区,最大限度减少对小动物的影响,让这里依旧成为野性十足的生态绿地。”长春城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告诉记者,园区绿化率达80%,植物种类达51种,古树名木较多,古树区主要集中在园区的南部和中部,南部主要有山丁子、油松、红松,中部主要有旱柳等。

  欣赏这些美景最佳角度在哪?这就要漫步于高低起伏的森林栈道了。长约1760米的森林栈道采用镂空的钢格栅为桥面,最高处距地面近8米,走在桥面可以看到地面的人与树木,其中还有一处以圆形透明玻璃为桥面,更增添了行走的趣味性。

  人水和谐——

  这里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阵阵飘渺的白雾,让这里宛如仙境;可以喷水的雕塑,让这里充满童趣;生动形象的互动装置,让人们能够亲水、近水……走进园区内的下沉雨水花园,记者感受到了人水和谐的独特魅力。

  “在下沉雨水花园里,我们设置了景观雾化装置、阿基米德取水装置,同时利用原有建筑的排气孔、检修廊打造了一条景观廊道,极具观赏性和互动性。”傅强告诉记者,他们先把雨水引导到沉淀池,通过逐级过滤与水生植物净化,再现生态水净化处理流程,形成了层叠的雨水花园景观;然后,对原清水池结构柱网进行保留,结合当代艺术雕塑,体现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灵动结合;最后,通过对中轴线通道的局部改造,形成了观看下沉雨水花园的最佳视角。

  同时,园区还融入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论是停车场、市民广场,还是活动场地,都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便于雨水下渗、收集;园区道路两侧设置了植草沟,能很好地收集地表径流,引蓄、净化雨水,并将其引导至沉淀池、雨水花园等区域。

  在园区,人们不仅可以赏景,还可以快乐玩耍,集儿童沙坑、攀爬、秋千、滑梯等于一体的全龄活动乐园,让各年龄的人们都能找到乐趣;天气热了,大家还可以在净水互动乐园里打水仗,找回童年的记忆。

  文化元素——

  这里弥漫浓浓的艺术气息

  在南露天沉淀池,水面的“镜面不锈钢水鹤小品”,体现出浓浓的原生态;森林栈道上的“树精灵小品”,带给游人无限惊喜……记者漫步于园区,各种雕塑景观小品让人眼前一亮,一个个“水滴”形状的小造型更是点缀于多个区域。

  “在园区的公共艺术设计方面,我们对旧有材料进行了充分利用,把原来水厂拆卸下来的零部件组装,打造了万马奔腾雕塑,储水大罐、车床等在艺术加工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傅强说。

  对于想要了解长春水文化历史、发展、现状的市民,园区内还设置了博物馆区,是在原第一净水车间、第二净水车间、第二絮凝车间基础上打造的,“水与城市”主题展陈是其核心部分,从不同角度对“水与城市”这一主题进行阐释。

  除了11栋文保修缮建筑外,园区还有15栋改造建筑和10栋原拆原建建筑。为了传承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韵味,设计和施工中统一风格,统筹考虑:在改造原有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原有建筑拆下来的旧红砖再加上适当的工业元素装饰,尽可能还原老工业建筑风貌,老式斑驳的墙体和与之相连的现代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张力。

  采用水波形状装饰的“水波楼”;圆柱形外观的长春首座景观式立体停车楼;凸显律动美感的游客服务中心……一个又一个经典与创新,让这座以“水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园,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感、时代性、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一个让人充满记忆与憧憬的时尚文化新高地。

  (来源:长春日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