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活网-432132资讯信息网

中俄地方合作风生水起:除东三省,江苏也已引俄资56t骨大佐亿美元|第一财经|粮食|俄罗斯

地方是中俄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

第一财经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获悉,2017年,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进出口额744.2亿元,同比增长22.5%;俄罗斯已成为吉林省首要境外投资目的国,吉林省累计在俄投资企业171家;辽宁省营口港开通12条途经俄罗斯的中欧班列线路。

除了邻近的东三省之外,江苏省虽然与俄罗斯距离遥远,但对俄经贸合作同样开展得风生水起。

“俄罗斯一些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保障设备从我们企业购买。(我们)出口俄罗斯的销售额大大提升,每年可达大概2000万美元。”江苏蓝天航空航天产业园(下称“江苏蓝天”)董事长马海兵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马海兵说,俄罗斯航空领域市场巨大,目前俄罗斯有100多个机场正在修缮,许多老旧设备即将淘汰。江苏蓝天依托江苏省与俄罗斯莫斯科州结为友好城市(省州)的优势,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目前已与俄罗斯国家机场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地方对俄经贸风生水起

像江苏蓝天这样积极参与中俄产业合作的江苏企业还有很多。

徐工集团生产的机械在俄罗斯市场的保有量达到8万余台,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同行业对俄出口首位,贝加尔湖科考下潜的潜艇吊装使用了他们生产的起重机;江苏双良集团为圣彼得堡机场设计和建造了欧洲最先进的能源中心;江苏苏州的纺织工艺与俄罗斯的户外设计结合,生产的滑雪服占领了全球80%以上的高端市场。

与此同时,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是中俄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俄方负责大量设计工作和设备供货……

截至目前,江苏在俄设立企业96家,投资额3.9亿美元;俄罗斯在江苏累计投资项目199个,投资额56亿美元。

黑龙江、吉林等省份更是发挥地理上的邻近优势,对俄合作连年攀升。

黑龙江对俄罗斯有3000公里的边境线,是对俄贸易大省。黑龙江省委大大张庆伟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介绍,今年1至7月,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额达到63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1%。其中进口总额5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5%,位于全国各省区之首。

在境外园区建设方面,黑龙江省已在俄罗斯建立16个合作园区,其中8个农业合作园区,主要从事粮食、饲料、肉产品加工等。

金融方面,今年5月,龙江银行牡丹江东宁支行通过东宁陆路口岸,跨境调出1500万元人民币现钞至俄罗斯,实现了黑龙江省陆路跨境调运人民币现钞业务的零突破。

中鼎牧业是一家以奶牛养殖为核心、农牧乳一体化的管理公司。中鼎牧业CEO孙国强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农业资源丰富,中俄两国在农业生产、贸易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自2014年,中鼎牧业围绕黑龙江省和远东地区进行战略布局,打造了中俄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区、在俄农牧业种植养殖园以及黑龙江对俄乳制品加工园。

俄罗斯是世界粮食大国,粮食及粮食加工副产品具备高品质、低成本优势,中国作为世界养殖大国,对粮食及饲料原料需求巨大,中俄两国在饲料原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孙国强介绍,目前中鼎已在俄罗斯中部及南部地区围绕甜菜颗粒、葵花粕及麦麸颗粒等原料与大型的面粉加工、榨油、制糖及贸易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保障贸易的顺利进行,中鼎搭建了物流平台,目前已在俄滨海边疆区拥有铁路物流枢纽一座,并与俄罗斯海运及铁路物流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定期的发运班列。

吉林省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山水相连,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吉林省委大大巴音朝鲁在东方经济论坛上介绍,吉林省与俄罗斯12个地区结为友好省州、友好城市,与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建立定期互访机制。“滨海2号”、扎鲁比诺港升级改造、陆海联运航线等项目扎实推进,珲春-扎鲁比诺港-宁波舟山港跨境内贸外运航线9月14日即将实现首航。俄罗斯已成为吉林第一大境外投资目的国和第四大贸易伙伴。

本次论坛期间,一汽集团、吉林森工等在俄重大投资项目将签署实施。

此外,中俄建立了“长江—伏尔加河”“东北—远东”两大区域性合作机制,缔结了140对友好城市及省州,基本实现地域全覆盖。预计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多家中资企业入驻俄滨海边疆区

与之对应,俄罗斯的一些地区也在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合作步伐。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很早就与中国企业在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开展合作,区域内有200多家中国企业,滨海边疆区与中国的贸易额占边疆区对外贸易额的50%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当前,滨海边疆区正在实施大规模的国家项目,例如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项目和4个社会经济超前发展区项目,依靠税收优惠吸引了多家中资企业入驻。

此外,中国是阿穆尔州外国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与中国贸易占阿穆尔州对外贸易的90%。近年来非原料、非能源产品份额上升。

责编:杨志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