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活网-432132资讯信息网

回归本位,做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校长李元元在吉林大学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人工智能|吉大数独原始版|吉林大学

回归本位,做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

——在吉林大学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 李元元

(2018年9月3日)

亲爱的2018级新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同志、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桂馥稻香。在这充满喜悦和收获的季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吉林大学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19750名(博士生1705、硕士生7313、本科生10284、留学生448)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学校,代表杨振斌大大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代表全校的教职员工,向你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成长的父母、亲人和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福同学们在吉大未来的学习岁月里,追逐青春理想,书写人生华章!

今天,对于同学们而言,是一个格外喜庆的日子。寒窗苦读十余载,圆梦吉大在今朝。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正式成为一名“吉大人”。从这里起步,你们将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涯和多彩的追梦之旅。

今天,对于我个人以及具有同期经历的同事来说,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40年前,我们和同学们一样,满怀欣喜和憧憬,迈入了大学的校园。那一年,正是1978年,是我们国家掀起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大潮的开始之年。所以,我们这代人的求学之旅是和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同行的,我们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是与祖国需要和中华振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历经4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我国2009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成为了世界最大出口国,2013年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17年人均GDP为59660元,步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有经济学家预测,只要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继续前进,中国将在21世纪中叶前后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其实,改变的何止是经济建设,我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40年,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中华儿女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同学们,吉林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一所具有强大红色基因的国家重点大学,经过2000年和2004年的高教体制改革,六校合一,成为目前我国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综合实力居于前列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已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建设的一流大学(A类)。建校72年来,吉大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求实创新、励志图强”和“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吉大精神”,其中主要包含了以林枫、饶斌、江一真、陈先舟、古大存、任抟九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不畏艰险、奋勇直前、艰苦奋斗、开拓创业的革命精神;以吕振羽、匡亚明、唐敖庆等老一辈教育家为代表的高瞻远瞩、敢为人先、坚韧执着、求真务实的治校精神;以李四光、余瑞璜、朱光亚、蔡镏生、王湘浩、高鼎三、于省吾、金景芳、关梦觉等学术大师为代表的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锲而不舍、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以伟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为代表的精益求精、救死扶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以时代楷模黄大年为代表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黄大年精神;以及学校广大教师身上所集中体现的勤奋敬业、躬身力行、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校无数优秀学子身上所集中体现的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一代代吉大人汇聚形成的“吉大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前行的不懈动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0余万全日制毕业生,其中两院院士、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杰出政要等校友数量都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这些分布在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吉大人”构成了社会的栋梁,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不同方式贡献着“吉大智慧”和“吉大力量”。

同学们,我们党为我国未来的发展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期。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乃至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划时代的。

同学们,你们当中的本科生基本上是出生于2000年前后、研究生大多是出生于1995年后,你们从入学到今后毕业走向社会建功立业的几十年时间,都恰好与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相吻合。你们虽然没有赶上改革开放前40年的建设,但你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青年,是“两个一百年”建设的排头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不是每一代人都有这样的际遇,你们生逢其时,也任重道远。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行的一代青年学子,你们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类社会即将走向智能时代,这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在不远的将来,也许50%以上的工作岗位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全新的工作机会也将被陆续创造出来。我们的合作对象与竞争对手将不再限于人类,还有人工智能或者其它尚不能预料的力量。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国际形势,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据报道,不久前,中国互联网“大咖”们联手投资打造的新型电动汽车横空出世,我国建设的全球首条光伏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互联网+交通”、“交通+新能源”等跨界融合让百年不变的世界汽车行业迎来了一场巨震,类似这样的颠覆性变革将不时发生。今年,引起我国乃至全球高度关注的事件,无疑就是中美贸易战,它的发生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说明当前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又要做好迎接任何挑战的必要准备。

事实证明,无论是难以预测的人工智能时代,还是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育、吸引、用好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占据主动和优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新同学们,必须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要对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练就真本领,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学们,新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使命,而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功能、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正在回归大学。吉林大学作为国家确定的首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目前进入了“内涵发展、争创一流”的关键时期。建设一流大学就要培养一流人才。大大大大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年青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遵循这一理念,学校近年来立足新时代,深入推进“以本为本”“回归教师天职”“回归学生本位”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树立育人新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新形势下成长、成才的需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那么,学生如何回归本位,做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呢?我想和同学们谈两点自己的看法:

一、回归学生本位,始终把读书学习作为第一任务。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天职是潜心教书育人,而学生的本位就是刻苦读书学习。大学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是读书学习的重要阶段。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在高中阶段都是勤奋学习的,那时的你们方向明确、目标清晰。但是,当你们跨入大学门槛之后,可能会一时找不到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同学们,“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切不可有松散之意、懈怠之心。这虽是老生常谈,但作为校长,今天我仍然要强调,大学生仍然是学生,是学生就要思学生之本、修学生之为、行学生之道,始终把读书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二、回归学生本位,始终发扬勤奋拼搏的治学精神。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是在逆境中成长、在苦难中造就的,坚忍不拔、勤奋拼搏一直是改变人生命运、成就人生梦想的“奠基石”。在吉大,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人物。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播报了“瑶族女孩励志人生:从双耳失聪到清华博士”的感人事迹,或许同学们曾听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药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江梦南。她自幼双耳失聪,坚持不懈地挑战自我,练就了用眼睛读“唇语”辨声音、主动开口说话交流的特殊功夫,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几倍、几十倍的艰辛。在吉大本—硕学习期间,她连年获得多项奖学金,成为“无声世界”里的“学霸”,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博士生,继续追寻她用所学知识治病救人的“英雄梦”。不仅江梦南一个,我们还有轮椅上的“当代保尔”张海迪,“中国冰人、南极勇士”王刚义等一批知名校友。就在一个月前,还有一位你们的学兄,物理学院2016届唐敖庆班本科生王志伟同学,在留英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吉林大学为第一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远离黑洞视界的普通表面不满足热力学定律》的英文论文,对国际上2010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黑洞热力学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和异议,引起国际物理学术界很大反响,其论文一个月内即被多个新闻网站转载转发700余次。该同学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但在学期间学习特别刻苦,本科期间就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英文研究论文,曾被评为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人只有刻苦学习、勤奋拼搏,才能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太容易走的路,抵达不了梦想的彼岸。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你们开启大学生涯之时,作为校长,我还想对你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大大大大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树立远大理想、砥砺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一代代吉大人信念如磐、意志如铁,用奋斗执着谱写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你们要接力奋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理想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刻苦学习成为青春的主旋律,让勤奋拼搏成为时代的正能量,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勇担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书写无愧于壮丽青春的人生篇章。

第二,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大学是同学们知识架构、专业兴趣的形成期。“术业有专攻”。希望同学们扎根于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深耕细研,脚踏实地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打深、打牢,练就独立思考、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成才立业奠定专业基础,成为术有专攻的优秀人才。在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在化学学科上矢志不渝的奋斗者—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校化学学院徐如人院士。徐院士1949年进入大学学习化学专业,1952年从上海交大毕业,怀揣着报效祖国、建设东北的理想,主动申请来到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任教,面对当年非常艰苦的办学条件,在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慰孙等老一辈化学家的引领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参与创建了的吉大化学系。他六十六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勤奋拼搏,始终瞄准学术前沿,提出了“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科学体系,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成为了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也为吉大化学享誉中外作出了重要贡献。徐先生既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也是你们学生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人生楷模。

第三,希望你们博学善问,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学术研究呈现出两大趋势:专业既深度细分又深度交叉融合。“儒有博学而不穷”。希望同学们既要根植、深研于专业,又要融贯中西、通释古今,要在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认真学好通识课程,根据自身实力选修其他专业或课程。要博览群书,博学善问,多读书、多交流,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国情民意,通晓天下道理,学会理性思考,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广博、兼收并蓄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希望你们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当今社会,要想适应新时代,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弄潮儿,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掌握新技术、增强新本领;就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挑战前沿科学问题,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里,我想再为大家介绍一位身边的榜样——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届博士毕业生周东磊同学,他从2009年起在吉大完成了本—硕—博9年的学业,在校期间不断探索专业领域新知识,在科学研究中勇于创新,先后在《Optics Letters》(光学快报)、《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求学九年还获得各项奖学金达30多万元。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分别报道了他的事迹,在青年学生中引起良好反响。大家要向周东磊同学学习,努力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和新领域的开拓者。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的到来,给吉林大学增添了澎湃的青春力量。青春之光熠熠闪耀,奋进脚步永不停歇。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浪费的。青春是用来绽放的,不是用来放纵的。我衷心地希望你们在宝贵的大学时光,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不负新时代的期望,回归学生本位,刻苦读书学习,坚持勤奋拼搏,用你们的真才实学去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用你们的学习创造去延续明天的吉大辉煌,用你们的奋斗拼搏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