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活网-432132资讯信息网

王志民:“一带一路”就是一个杠杆 它正在撬动着地球|一带一路|中国崛起|外汇储备_疯狂金龟车观后感财经

  “一带一路”与中国崛起

  来源:宣讲家网

  王志民 对外经贸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

  核心提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一带一路”建设有很多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共同体,有利益就有责任,便要构建责任共同体,最后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和治理观。大大大大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命运共同体,打造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地区乃至国际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新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已超出预期。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虽然对外我们一般不称“一带一路”战略,因为对外称“战略”一词太敏感,但实际上“一带一路”对中国来讲无疑就是一个战略。现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很大,所以“一带一路”是“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一个重大战略。

  “一带一路”到底发挥什么作用?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我认为“一带一路”就是这么一个杠杆,它正在撬动着地球。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中。“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战略来说应该是一个“管总”的战略,对外开放的总抓手。

  中央对“一带一路”重视到什么程度?2016年,中央有两次重要活动的主题就是“一带一路”。其一,4月29日,大大大大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这次会议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李国强研究员讲“一带一路”建设。大大大大在这次会议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二,8月17日,中央专门召开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大大大大在这次会议上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8项要求。其中有一个要求是“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次会议结束以后,很多人问我“获得感”是什么,我讲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这些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三是通过产能合作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改善了民生问题。

  2016年12月3日,外交部长王毅在2016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我们要精心筹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将是2017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头戏,是我们为提振世界经济采取的战略举措,为深化国际合作搭建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创新实践。我们将通过举办论坛,擘画“一带一路”建设蓝图,深化彼此发展战略对接,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为打造开放型经济格局、提振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一带一路”,特别是从专业、系统的角度出发,给大家介绍一下“一带一路”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背景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背景

  地缘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特别强调缘分,国家之间也是如此。我国领导人与周边国家领导人谈话时经常会说一句话,就是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既然搬不走,怎么办?就要想办法将关系处理得更好一些。

  第一,在中国人口地理上有一条“胡焕庸线”,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这条线东边和西边的差别有多大?从面积上看,东边面积小,西边面积大。线以东地区以43.71%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39%的人口,地方小而人多;以西地区占国土面积56.29%,而人口仅占5.61%。“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地理环境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北半球的人类起源都在北纬30度线上。近代以来,全世界很多发达城市都在北纬40度线上。从东到西,比如伦敦、巴黎、莫斯科、北京、东京、华盛顿、纽约等,大概都在北纬40度线上,所以说地缘环境非常重要。

  作为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奠基人的胡焕庸为什么要划这条线?我们最早发现它是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一个分界线,后来我们看到东部地区工业比较发达,因此“胡焕庸线”也是工业和农业的一个分界线。实际上,它是一个年降水量400毫米的降水线。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水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多少水,降水量极少或是沙漠地带,人口必然不可能稠密。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从东部开始的。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也就是说,我们要利用东部的地缘优势,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使东部地区首先发展起来,其他地区都要顾全这个大局。二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再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也就是说,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后,国家再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服从这个大局,包括东部也要支持西部的发展。因此,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改革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改革自然和开放连在一起,开放也离不开改革。中国改革开放有一条基本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我国的对外开放实际经过了三个地缘层次。第一个阶段是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1980年批准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批准海南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接下来就是14个沿海城市,最北边是大连,最南边是北海。这是1984年对外开放的重大布局。第二个阶段是由沿海向内推进,特别是向中部地区推进。第三个阶段是西部大开发。一些中部省份也希望能得到发展,我们又提出了中部崛起计划。此外,针对东北地区,中央还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国是个大国,各个地方的发展都要兼顾到,确实不容易。

  对外开放是通过互相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只有存在分工,才能实现经济贸易往来。我们引进外资使自己发展起来,实际上西方国家得益比我们还多,所以是互相得益。今天,我们也开始向外投资,因为各地的资源优势、资源禀赋都不相同。

  中国对外开放面临一个向西开放的客观进程。那么往西,是不是就单指西部周边地区呢?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大国,我们要有世界眼光,也要有世界做法。大大大大指出:我们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第二,如果把世界地图旋转90度看,就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觉。2014年,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竖版世界地图。在我们经常看到的世界地图中,美国和中国之间并没有隔着什么国家,过了太平洋就是美国。而在竖版世界地图上,世界的中心在印度洋,美国离我们很远,中间隔着很多国家。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地球村已经存在了,全世界的水连在一起,地也基本连在一起,其实印度洋和太平洋也应该是一个连起来的概念。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也应该有“印太”概念。

  我们经常说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认为美国要重返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在美国人的解释中,重返亚太是包括印度洋的。美国在2012年的新国防战略规划中,特别划出了一道“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延伸到印度洋和南亚地区的弧线”。在2011年的一次演讲中,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将亚太定义为“从印度次大陆到美洲西海岸的区域”。可以看到,很多大国都有“印太”概念,而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印太”概念。

  第三,2013年10月2日,大大大大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亚投行创立的时候我们还是有一些担心的,担心参加的国家不会太多。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向中国提出申请,希望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亚投行。当英国宣布后,美国就开始对英国不满,这一点从美国的一些表达方法上就能看出来。亚投行成立时,创始会员国有57个。2016年1月16日,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2016年,又有25个非洲、欧洲和南美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2017年,亚投行成员国可能会达到90个以上。亚洲开发银行成立时,有31个创始成员国;世界银行成立时,有28个创始成员国;欧洲投资银行只有6个创始成员国。

  亚投行成立时,G7集团中只有美国、日本和加拿大没有加入,而在G20杭州峰会召开之前,加拿大已经和中国达成协议,专门向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提出申请,要加入亚投行。

  这是我们从地缘角度来说,也就是从地理上看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它和我们对外开放的整个客观局势是有关系的。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天时”

  “一带一路”有了地缘上的支撑,那么,它的“天时”怎么样呢?

  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2015年,中国的GDP按照汇率计算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从中国的发展速度看,中国不仅是经济在增长,而且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国之一。

  2014年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了一个报告,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4年已经超过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IMF按照购买力进行了新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美国的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则是17.6万亿美元。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数字,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以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来说,2015年中国GDP占全球的17.1%、美国GDP占全球的15.8%,排在第三位的是印度(8%),而日本则排在了第四位(4%),排在第五位的是德国(3.37%)。

  当然,购买力和汇率的计算各有其不科学的问题,但也各有其合理的因素。也就是说,不论是以哪种方式计算,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也有它的不合理之处。

  从外汇储备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排名第一。有了钱以后,绝对不能做守财奴,就要想办法花钱,怎么花?不能败家,要让钱生出更多的钱。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第一个被纳入SDR货币篮子的新兴市场货币,该决议已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新的SDR货币篮子包含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和8.09%。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金融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稳定性和吸引力,也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向前推进。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货币、第七大储备货币,并且现在已经有40多个国家将人民币作为了储备货币。

  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来看。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是两个方面,中国既要引进外资,又要对外投资。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引进外资,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是一个净对外投资的国家。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以来,全世界外商直接投资(FDI)比重都在下降,但是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却一直在上升。2016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金额达1340亿美元,比对外投资还高。中国现在也在并购很多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企业,2016年上半年就收购了37家德国企业。这是通过购买发达国家的一些优质资产,来提升我们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中国现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要提升制造业,又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并不好,一些外国企业面临资金压力,而并购实际上就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举措,当然我们也要防范风险。

  从进出口额来看。近几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但实际上中国的出口数量并没有大幅下降,并且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还有所增加。“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现在,海洋生产总值上升的也比较快。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10%,其实海洋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还有提升空间,我认为在今后一二十年里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可以达到30%。海洋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从R&D(Research andDevelopment)来看。我们知道研究投入越多,未来前景越好。2016年公布的企业排行榜中,华为排名第一。华为有一点我认为做得特别好,就是年投资500亿用于研发,华为一年的R&D投入相当于联想十年的投入。因此,现在华为的排名也在联想之前了。2015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经达到2.1%。未来的竞争主要是科技能力的竞争,而科技能力与科技投入是有密切关系的。

  中国现在是亚洲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文化产品最大出口国。2013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达601亿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279亿美元一倍多。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就是实际上中国很多文化产品本身的价值较高,但附加值并不高,比如首饰加工,是把黄金本身的价格都算上了,因此它的附加值还是有限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的产品出口都在增加。

  此外,我国专利申请已经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华为和苹果都互相买对方的专利,但是华为买苹果的专利却不如苹果买华为的专利多。从这也能看到,华为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实际上,科技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这么多年世界经济都处于低迷状态?就是没有一个新的科技领域能真正拉动经济增长。上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拉动的,但它已经开始退潮了,现在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

  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前要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市场经济国家,二是民主国家。到现在为止,发达国家包括欧盟都还没有正式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同时西方国家也不承认中国是民主国家,因为西方所谓的民主国家就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我们知道,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的出发点,我们在很多国家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基础设施,就可以更好地和他们继续深入合作。中国企业的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能力最强的,但同时中国企业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后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也能将中国企业的潜力挖掘出来。

  我们看到,中国现在是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商品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还是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自身的问题。

  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没有研发能力就只能做代理或代工,赚一点辛苦钱;没有市场能力,再好的产品,产品周期过了也就只能作废品处理。微笑曲线最中间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环节是低利润环节。以苹果手机为例,中国制造商大概只有5美元多的加工成本,设计者大概有80美元,销售商则有上百美元。我们应该从利润的低点向设计和销售的高利润的两端提升,因此,产能合作对中国来说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产能出现了问题。首先,中国的产能利用率都不高,按照世界通行标准,发达国家产能利用率大概在85%以上,而目前中国利用率只有60%—70%;再有,我国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大家知道,我国钢产量世界第一,全世界产钢16亿吨,中国占了近一半。中国的钢铁虽然大量出口,但成本很低,2016年春节前,钢的价格比白菜价格还要低,一斤钢大概卖不到一块钱。但是现在也不能让钢厂都停产,因为钢厂还有很多工人,不能让他们都下岗。

  那么,应该怎么办?要去产能,也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实际上,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产能合作。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需要钢的。在中国生产钢铁,一是出口时会受到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二是会给中国造成环境污染。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把钢铁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会怎么样?有人说,这同样也会给其他国家带来环境污染。假如我们将钢铁生产能力转移到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而哈萨克斯坦生产钢铁是不需要用煤的,因为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很丰富,而使用石油和天然气则会减少很多污染,就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了,各地方要发挥其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

  中哈产能合作就做得很好。2014年12月26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第一次对话在北京签署《会议纪要》;2015年3月,中哈签署236亿美元产能合作项目。中哈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后,又开始探讨产能合作。哈萨克斯坦大大马西莫夫曾就读于中国武汉大学,他对中国非常了解,同时又精通汉语,因此现在中哈的产能合作探讨得很深入。中哈两国合作会产生溢出效应。其他国家也可以学习这种合作,因为它能使双方都受益。

  沙特阿拉伯盛产石油,但是现在石油价格却在不断下降。2015年,沙特阿拉伯出现高达近98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2008年,国际油价约150美元一桶;2016年,油价平均约40美元一桶。油价虽然有上下波动,但整体还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4月25日,沙特阿拉伯发布“2030愿景”,希望到2030年,国家能够实现经济多元化,从而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现在,沙特70%的收入来自石油,如果要将这70%转为非石油收入,难度还是很大的。同时,这也为中国投资提供了机会。沙特阿拉伯计划出售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股份,筹建2万亿美元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一是要有研发意识,这是最挣钱的一块;二是要营销自己的品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由一个美国商人尤伯罗斯承办的。最初,他找柯达公司给他赞助,但是柯达公司只肯赞助他很少的钱,于是他找到富士公司做赞助。富士公司在赞助奥运会后,胶片卖得比柯达公司好。2016年,海信集团在欧洲杯赛场上打出了广告。实际上,让全世界知道你的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营销办法,海信电视目前已经排在电视机销售的第一名。因此,中国必须要有研发意识和营销意识。

  美国提出的“岛链”以及重返亚太都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我们要避其锋芒,向西开放,因为西部有更广阔的天地。中国现在要发展经济,而不是打仗,要先使自己强壮起来。中国有一句话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我往那儿一站,或者你害怕我、或者你服从我、或者你很高兴地跟着我走,但是现在我们还要为此而不懈努力。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自身还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经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的基础。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

  关于“一带一路”是不是战略,争议很大。我认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肯定是一个战略。

  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有人问,“一带一路”建设到底要进行多少年?我说,“一带一路”是一个长远性的问题,事关中国崛起。从“一路”的名字来看,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说大概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当然也可能用不上一百年,但肯定不是十年八年,甚至不是二十年三十年能做成的,所以不要急于求成。

  我经常说,“一带一路”就是横穿亚欧大陆,从东亚经济圈到西欧经济圈,要经过好几个经济板块,比如,到中亚、南亚、中东、北非甚至东非、中东欧再到西欧,从海上环绕欧亚大陆,实际上是欧亚大陆加上非洲的一部分,是这么一个概念。“一带一路”沿线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并且涉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四分之三以上的能源和资源。其中,“涉及四分之三以上的能源和资源”这一点对中国这么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此外,还有一个“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出现的时间比张骞出使西域还早。张骞在西域经过考证,回来给汉武帝写了奏折,将“南方丝绸之路”称作“蜀身毒道”。也就是说,南方丝绸之路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已经开通了的。这里的“蜀”是四川,“身毒”是音译,指的就是印度。“蜀身毒道”就是从中国四川到云南,再到缅甸、印度,再到西域那边。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东部整个被日本人占领后,就开通了“西南国际大通道”。现在这个通道确实是缺乏修缮,如果要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们把“一带一路”分为六大经济走廊。

  第一大经济走廊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分为两条路线:从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罗斯;东北地区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当前,东北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问题。2016年上半年,辽宁经济增速为-1%。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一条线路从大连出发,也能给东北的发展带来一些机遇,因为经济的增长和对外开放是有直接关系的。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大力实施远东开发战略。实际上,在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上,中国是占有先机的,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要比韩国、日本与俄罗斯的关系好得多。这也为中国提供了机会。

  第二大经济走廊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是从中国的江苏省连云港市、山东省日照市到荷兰鹿特丹港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经济走廊是以城市为据点、以交通线为连接的走廊。大大大大指出:“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就像我们说的长江流域,并不是说长江流域就是指长江那条线,因为流域是很大一片区域,一定要理解这个概念。

  第三大经济走廊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亚国家和西亚国家文明程度是一样的,如果在中亚能走得通,那么在西亚也能走得通。因为他们都是以能源为主的国家,文化和信仰也基本一样。

  第四大经济走廊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的,四方民间人士于1999年在昆明举行了第一次经济合作大会。从官方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是2013年5月国务院大大大大访问印度期间提出的倡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涉及中国和印度的各一部分,同时涉及孟加拉国和缅甸几乎是全国,大概有人口4.4亿,土地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之一,同时也是受到印度政府认可的。

  第五大经济走廊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它最早叫“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以交通线为基础,也就是以泛亚铁路和公路为载体的经济走廊,其中泛亚铁路正在建设中,泛亚公路已经通车。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联系也很密切,2015年,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额达到4700多亿美元。

  第六大经济走廊是中巴经济走廊。2015年,中国在巴基斯坦启动460亿美元投资计划,主要是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

  “一带一路”建设具体体现的“五通”是什么?

  一是政策沟通。主要是外交沟通,现在外交的一个重点就是做好“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政府方面的任务。

  二是设施联通。最早并不叫设施联通,而是叫互联互通,主要是道路联通,但是后来发现不仅是道路,网络、电网也都走得特别快,因此就由“互联互通”变成了“设施联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的强项。

  三和四分别是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设施联通会带动贸易,再加上资金融通需要投资做保障,因此现在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都给这些国家很多支持。

  五是民心相通。做好老百姓的工作很重要。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国家都有西方的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经常会来捣乱。同时,各地方的习惯和风俗都不一样,还要对各地老百姓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有所了解。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认为我们现在比较缺乏对国别的研究,包括对一些国家的国情、语言等的研究。比如普什图族语,现在的小语种专业很少开设这样的专业,但是巴基斯坦还有很多人在说普什图族语。

  从制度上看,我们现在有“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为:国务院副大大张高丽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四名副组长分别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国务院副大大汪洋、国务委员杨晶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是“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此外,“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一些具体的政策处理是由发改委西部司来管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也都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参与者。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涉及18个省份。后来有人问我,不是这18个省份的能不能参与进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战略,只要有条件肯定可以参与进来,这是一个机遇。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引领及其前景

  理念引导行动。如果没有理念、没有思想,什么大事都做不成。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

  那么“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是什么?就是“五通三同”。“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是要建立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总是有政治要求的,而我国的对外援助是不加政治条件的。

  美国有同盟国,但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却不能没有朋友,怎么办?就要建立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有很多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共同体,有利益就有责任,便要构建责任共同体,最后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和治理观。中国外交实行的是“结伴而不结盟”政策。我们需要伙伴,因此中国与很多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比如,中国和俄罗斯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从“五通”看,为什么要“通”呢?托马斯•弗里德曼写过一本书——《世界是平的》。不管世界平不平,但是当今世界却是不通的。中医强调“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世界首先得通,所以我们提出了“五通”,同时我们还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共商是利益共同体;共建是责任共同体;共享是命运共同体。大大大大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命运共同体。应该说,打造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国际乃至地区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新理念。

  推进“一带一路”,还要看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公共产品。中国有什么?中国有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当前,我国存在着产能过剩,这些过剩产能主要处于中端水平。工业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一带一路”沿线的后发展国家要进行工业化,我国把处于中端水平的过剩产能转移过去,既是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同时又促进、推动中国贸易和投资。当然我国还有高端产能,比如核能、高铁等,这些产能也是其他国家非常感兴趣的。

  我国对外合作可以采取工业园区的形式,我把这种合作模式称为“点对点”合作。采取这样的形式是因为有些国家,无论是在社会秩序上,还是在法律上都不安全,可以专门划出一个工业园区来,实行特殊的政策。中国有过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可以把这种方式运用到国外,建设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业园区。

  中国制造业大都属于中端制造业水平,发达国家大都有高端制造业水平。中国向高端水平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这里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二是与发达国家合作。2015年6月30日,中法两国大大见证双方签署了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就是中国和发达国家合作,共同开发另外一个国家的市场,这个国家可以是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是发达国家,实际上就是把高端、中端、甚至初级的水平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比如,中国和法国将合作在英国共建核电站,而英国就是发达国家。

  “一带一路”还是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战略。我们经常说的优化空间格局有三大战略:一是“一带一路”建设,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是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以上海为起点,京津冀一体化是以北京为核心,但实际上京津冀一体化并不是只和北京有关,长江经济带也不是只与上海有关。长江经济带涉及七个省、两个直辖市,七个省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两个直辖市包括上海、重庆。长江经济带还涉及六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其他国家的战略对接

  我国现在特别强调战略对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而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战略,那么怎样使“一带一路”建设与其他国家进行战略对接呢?

  一是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的对接。2016年4月11日,外交部长王毅与应邀来访的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执行秘书阿赫塔尔在北京签署《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关于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向书》。

  二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2015年1月1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项目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目前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五个国家。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总统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根据条约,欧亚经济联盟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2015年,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这里我们也可以与俄罗斯本国的战略进行对接。2015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在莫斯科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中俄开始战略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与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对接。与印度的对接现在还在设计阶段,我们现在的重点就是要做好印度等南亚国家的工作。2014年,除了印度和不丹,南盟其他国家都同意中国加入南盟。因为中国加入南盟后,会为其带来很多利益,包括增加投资,帮助其改善民生等。尽管印度当时不支持中国加入南盟,但是我认为对于印度大大莫迪,我们仍然可以做他的工作。莫迪主张发展经济,并且他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都很感兴趣,也提出要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

  四是与欧洲投资计划的战略对接。2014年11月26日,欧盟委员会大大容克在欧洲议会斯特拉斯堡总部宣布了以少量政府资金调动3150亿欧元私人资金的投资计划。“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欧洲投资计划是有意义的。欧洲缺钱,而我国又有外汇储备。2016年上半年,我们在德收购或参股了37家企业,投资额高达90多亿欧元。中国参与欧洲投资计划是一个好的方向,而且欧盟驻华大使专门讲话提出希望这两个计划能够进行对接。

  五是与中东欧三海港区合作。三海港区合作是中国倡议开展的。三海港区主要包括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黑海。2016年,大大大大对捷克、塞尔维亚、波兰进行了国事访问,达成了一系列产能合作协议。

  六是与单个国家合作。比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的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同韩国“欧亚倡议”的对接合作;“一带一路”和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同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相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对接越南“两廊一圈”;“一带一路”与印尼“全球海上支点”的战略对接;“一带一路”与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对接;“一带一路”与“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对接;“一带一路”与埃及新苏伊士运河交汇地带战略对接;等等。

  (三)关于“三洋出海”

  前面讲到,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海外利益分布非常广泛,中国与别的国家做生意需要贸易通道,特别是海上通道。现在“一带一路”出海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问题。马六甲海峡是中国贸易的主要通道,这个贸易通道事关中国的海上安全。可是现在美国在马六甲海峡旁边的新加坡樟宜有海军基地,这对我们来说,存在安全隐患和安全困境,我们应该有所防范。

  海权论专家马汉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亚洲。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前面我曾说过,在竖版世界地图中,世界中心不再是太平洋,而是印度洋。印度洋地位很重要,并且印度洋的自然资源比太平洋要多,印度洋海水的咸度是太平洋的三倍。印度洋还是重要的贸易通道,我们可以考虑是否能从印度洋出海。前面谈到中巴经济走廊的瓜达尔港,这是中国的一个出海口。中巴经济走廊全长3000公里,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由中国援建的印度洋出海口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新疆地区提供了一个最近的出海口,同时也为中亚地区,比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提供了最近的出海口,这样就可以从印度洋出海。

  缅甸的位置也特别重要。历史上有中缅公路,还有驼峰航线。因此,缅甸仰光港以及正在缅甸若开港以及孟加拉国吉大港等,都有可能作为中国出海口。我们应该特别强调“两洋出海”,甚至可以探讨“三洋出海”。实际上,中缅天然气管道、中缅石油管道现在已经建设完成,但缅甸现在也存在一定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等。为了应对这种风险,我们采取合作的方式。比如,中缅天然气管道是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六方投资建设,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关于“三洋出海”,第三洋出海指的就是从北冰洋出海。北极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2013年5月15日,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北极是俯瞰北半球的战略制高点。北冰洋是不是都是冰?实际上,在十万年前,北极是无冰的。30年前,北极的冰盖层面积为1270万平方公里。2016年初,这个数字降到了1110万平方公里。北冰洋的冰融化速度非常快,北冰洋的冰也越来越少,那么新的海洋通道就出现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设计北冰洋通道。对中国而言,通过白令海峡的海洋通道,将比通过苏伊士运河到北欧要短三千海里,这样既缩短了时间成本,也节约了经济成本,经济价值是极大的。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008年7月23日公布的一份为期4年的评估报告显示,勘探人员对北极圈内25个最有可能拥有油气的地质区域进行了全面评估:北极原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未探明石油储量的13%和未开采天然气储量的30%,北极地区总体煤炭储量高达1万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25%。现在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可以参加俄罗斯的远东开发。因此,中国可以通过俄罗斯参与北极开发,我们也希望中国以后能够成为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当然这些设想最后是否能够达成,还要看我们的努力情况以及地缘政治、经济的变化情况。

  北极航道有三个,一是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二是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三是北极点的航道。中国在图们江没有出海口,如果想出海,怎么办?可以“借港出海”,“借港出海”可以节约一定的成本,所以要未雨绸缪,考虑从北冰洋出海。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要未雨绸缪。我国在南极有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等;在北极的科考站有黄河站。

  “一带一路”体现了极大的智慧。198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就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现在,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外交正在从“有所作为”转向“奋发有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