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字经济开启发展“大时代”——从中国国际数博会看经济增长新动能
“只要芯片、光纤和电波的世界还在运转,一切都会顺利运转。”美国硅谷著名预言家凯文·凯利曾如是说。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各种思维、理念、技术、模式创新日新月异。
正在贵阳召开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令人目眩的新技术、新产品,告诉人们: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拥抱曙光——转型阵痛期的“一抹亮色”
3000平方米通透、开阔的“厂房”里,300多台计算机整齐排列,屏幕前,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敲击键盘的清脆声音此起彼伏。
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贝格数据公司,如工厂流水线般的电脑阵列颇为壮观,这里是一座加工数据的“高端工厂”。庞大、杂乱的数据,经过信息工程师们分析、整理、清洗后,变得条理清晰、价值陡升,成为金融、证劵、司法、医疗、社保、慈善等部门的核心资源。
“数据日益成为重要资产,我们要做的就是激活沉睡的数据,化腐朽为神奇。”上海贝格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李常青说,未来两三年,还将建成一座规模达数十万平方米的“数据小镇”。届时,上万名信息工程师将在此处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数据,深挖数据“钻石矿”。
数据不断生成财富,贝格公司是当下迅速崛起的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
2016年,中国作为二十国集团(G20)大大国,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在G20杭州峰会上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是全球首个由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数据经济政策文件。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数字经济”,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增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茁壮成长,正引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专家认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按照G20峰会倡议解释,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贵州省大数据局局长马宁宇认为,数字经济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当中的提升,实际上就是融合效应,比如“互联网+”、大数据融合等;另外一部分就是数字技术产生的一些新业态、新技术,比如区块链等。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等5家数字化企业;市值前20强的企业中有9家属于数字化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企业。
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也纷纷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
智能测土配肥、农业专家在线一对一咨询、工厂直供在线农资采购、实时土地流转信息……作为中国化肥企业三强之一的瓮福集团,尝试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积极布局,推出“福农宝”农业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已深入到企业日常生产调度,以及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郭丹说,大数据让企业成本控制更精准、采购计划更科学、决策行为更理性。
抹平差距——新动能开辟新蓝海
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数字经济,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主任季统凯说,目前,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经济活动中,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经济结构加速转变,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发展数字经济,用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后发地区要抢占这样的先机。”马宁宇说,每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新的经济布局,数字经济既是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变量,也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蓝海。
有观点认为,近年来,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数字技术与传统经济的创新融合。
“在网络和信息领域,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依靠自主创新,目前在技术和产业整体水平上仅次于美国,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从跟跑发展到并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
宁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很多地方,曾因气候干冷、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等原因难以生产高产作物或高附加值商品。而今,干冷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极端服务器,其“附加值”非常可观。
银川市滨河新区如意服装有限公司,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来自全球的订单数量,这里是产业园的智能数据运营中心,订单的来源、品牌、面料选择等数据都会在这里汇聚,成为企业的“智慧大脑”。
而输入“智慧大脑”的数据,来自于“3D试衣系统”,通过前端激活扫描,只需几秒就能生成身高、肤色、肩宽等在内的120个数据,随后系统会根据采集数据自动配料生产,3个小时左右就能拿到成衣。
“以前裁剪是纯手工,要先用粉笔画线,然后再一点点裁剪。现在,通过三个投影仪,实现可视化生产,裁剪的精确度更高。”宁夏工业园指挥部党委大大牛家珍说,仅裁剪这一个工序,通过智能化,现在1名工人能承担过去20个工人的工作量,效率提升了十多倍。
而远在西南的贵州,已经在分享“数据红利”。
2016年从北京落户贵安新区的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引入云链服务(CCX),为数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将静态的“沉睡”数据“激活”起来,催生数据新的生产力。
2017年一季度,贵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完成67.5亿元,同比增长34.3%;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1亿元。
“有人问贵州经济为什么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因为数字经济、大数据开辟了新空间。”贵州省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说,对贵州来说,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跨越鸿沟——融合时代蕴藏历史机遇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而且是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也遭遇着数字鸿沟的制约。
腾讯研究院认为,数字鸿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数字设备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鸿沟,二是数字素养方面的鸿沟。
为弥补这些短板,一些省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浙江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数字浙江2.0”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互联网+”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今年2月,《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发布,成为全国首个发布的省级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马宁宇介绍,到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将达到30%以上。
数字经济条件下,数字素养成为劳动者和消费者都应具备的重要能力。腾讯公司董事会大大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随着数字技术向各领域渗透,劳动者越来越需要具有双重技能——数字技能和专业技能。
这就意味着,对于消费者来说,若不具备基本的数字素养,将无法正确运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政策的着力点,还要放在人才上。要有一批专业力量来推动。”李常青说,比如企业的信息化,用大数据进行数字经济方向的转型改造,需要有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不能再拿老尺子量新布,拿普通眼镜看3D电影。”中国公路物流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鹏说,数字经济时代,会带来很多对现有规则、体制、机制的碰撞,不能再停留在原有的发展惯性思维上,应该为企业赋能、松绑,提供支撑,促进传统经济数字化。
记者:王丽、杨洪涛、王新明
(原标题:一图读懂大大的“大数据观”)